3月5日,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。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
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,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于政府工作的報告,審查國務院關于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,審查國務院關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,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。
李克強總理報告中,關于安全生產工作內容如下:
一、過去五年工作回顧
(九)堅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,著力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,社會保持和諧穩定。
促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,事故總量和重特大事故數量持續下降。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管,強化風險全程管控。加強地震、特大洪災等防災減災救災工作,健全分級負責、相互協同的應急機制,最大程度降低了災害損失。加強國家安全。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,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,有力維護了公共安全。
安不忘危,興不忘憂。我們清醒認識到,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,仍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,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。
經濟增長內生動力還不夠足,創新能力還不夠強,發展質量和效益不夠高,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困難,民間投資增勢疲弱,部分地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,金融等領域風險隱患不容忽視。脫貧攻堅任務艱巨,農業基礎仍然薄弱,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。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。在空氣質量、環境衛生、食品藥品安全和住房、教育、醫療、就業、養老等方面,群眾還有不少不滿意的地方。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。政府工作存在不足,有些改革舉措和政策落實不力,一些干部服務意識和法治意識不強、工作作風不實、擔當精神不夠,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不同程度存在。群眾和企業對辦事難、亂收費意見較多。一些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仍然多發。我們一定要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,以不畏艱難的勇氣、堅忍不拔的意志,盡心竭力做好工作,使人民政府不負人民重托!
二、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
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是改革開放40周年,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實施“十三五”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。做好政府工作,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以馬克思列寧主義、毛澤東思想、鄧小平理論、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學發展觀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全會精神,貫徹黨的基本理論、基本路線、基本方略,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堅持新發展理念,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,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,統籌推進“五位一體”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,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統籌推進穩增長、促改革、調結構、惠民生、防風險各項工作,大力推進改革開放,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,推動質量變革、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,特別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、精準脫貧、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方面取得扎實進展,引導和穩定預期,加強和改善民生,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。
三、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
(一)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。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,繼續抓好“三去一降一補”,大力簡政減稅減費,不斷優化營商環境,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提升經濟發展質量。
繼續破除無效供給。堅持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,嚴格執行環保、質量、安全等法規標準,化解過剩產能、淘汰落后產能。
(九)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。要在發展基礎上多辦利民實事、多解民生難事,兜牢民生底線,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。
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,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。做好地震、氣象、地質等工作,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。
來源:中國安全生產網
聯系人:王經理
手 機:13463226832
郵 箱:lfjinantai@126.com
公 司:廊坊市金安泰安全評價有限公司
地 址:廊坊開發區友誼路299號遠景智造工廠9號樓901、902